最新消息:

八段锦分解动作的详细讲解:左右开弓似射雕

导引养生 林七易 888浏览

左右开弓似射雕(八段锦第二势)的动作不但可以锻炼胸肌,还可以增大肺活量,改善呼吸功能,使胸部肌肉得到运动,拉伸和刺激了胸腺,促其分泌更多的免疫物质,从而提高抗病抗癌能力。左右开弓似射雕功理与作用展肩扩胸,可刺激督脉和背部腧穴,同时刺激手三阴三阳经等,可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。可有效发展下肢肌肉力量,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;同时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,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。有利于矫正不良姿势,如驼背以肩内收,很好地预防肩、颈疾病等,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一势回顾。

左右开弓似射雕
左右开弓似射雕

怎么做左右开弓似射雕

动作要点侧拉之手五指要并拢屈紧,肩臂放平。八字掌侧撑需沉肩坠肘,屈腕,竖指,掌心涵空。年老或体弱者可自行调整马步和高度。易犯错误端肩,弓腰,八字脚。纠正方法沉肩坠肘,上体直立,两脚跟外撑。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,共做3遍。第三遍最后一动时,身体重心继续左移;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,与肩同宽,膝关节微屈;同时,两掌分别由两侧下落,捧于腹前,指尖相对,掌心向上;目视前方。(托球桩)

马步下坐保健膝盖

这是一个模仿骑在马上开弓射箭的动作,所以采用马步姿势,两脚分开,大约两倍肩宽,臀部下沉,慢慢坐下来,大腿内侧收紧,十个脚趾抓地,从上往下看,眼睛通过两膝盖能够看到脚尖。如果看不到脚尖,就是错误动作(图2-2)。
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一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一

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是“跪膝”,从侧面看,膝盖好像在下跪。跪膝的时候,身体的重量落在了膝盖的髌骨上,骸骨长期承担这么大的负荷,慢慢就会造成髌骨炎、髌骨劳损,做屈膝的动作时膝盖有疼痛感,严重的话爬楼梯都困难,生活质量大受影响,苦不堪言。

正确做好马步动作,腿部肌肉力量增强了,不但不会伤害膝盖,反而是保健康盖的好方法。要求在屈膝的时候,低头通过膝盖能够看到脚尖,这样可以使身体的重量落在大腿股四头肌上。

“10月17日,早晨正要走下寓所的楼梯,右膝突如其来地发软。弯曲到某个角度,膝盖骨便申诉独特的疼痛。跟单单的疼痛不同,在某一处感到不对劲儿,冷不防会使不上力气。这就是所谓的膝盖颤抖, 日语叫作‘膝盖笑’。不扶着栏杆,就下不了楼梯。”

2005年,一名56岁的男人在参加完一场半程马拉松后,记下了自己膝盖的症状。他叫村上春树,在《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》一书的最后,他的署名是——作家(兼跑者)。

作为人体最大、最复杂的屈伸关节,膝关节如同一个轴承,在人体运动时承受着整个上半身和大腿的重量。膝关节的结构特点使得它很容易发生错位、滑动、磨损等伤害。

当膝盖周边的肌肉群、大腿肌群、跨部、骨盆周围的组织都很强壮的时候,则能够帮助膝盖保持平衡与稳定,而如果这些肌肉特别是股四头肌的力量比较弱时,膝盖就容易受伤。

怎么样才能做好马步、保健膝盖呢?介绍一个好方法:靠墙静蹲。特别是针对腿部肌肉力量比较弱的人群,更要建议他们多练习“靠墙静蹲”。
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二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二

在靠墙静蹲的时候,一方面增强了腿部核心肌群的力量,另外,关节软骨没有“嘴”,也没有血管供血,它要靠关节液获取所需的氧气和营养。而关节液里的营养需要在一定压力下,也就是关节的挤压与放松的交替之下,才能进入到软骨组织之间的空隙。关节液使软骨代谢产物通过滑膜而吸收,又把滑膜产生的营养补充给软骨。长此以往,软组织的耐磨性就会增强,也会更健康。

在马步开弓的时候,不要求坐得很低,半蹲就可以了,关键要注意膝盖与两脚之间的角度,要把身体重量落在大腿上,而不要落在膝盖上,千万不要出现图下这样的动作。
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三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三

长期坚持练习靠墙静蹲,从坚持几秒钟到几分钟,再到几十分钟,可以一边阅读或者看电视一边进行练习,可以有效增强腿部肌肉力量,保健膝盖,使人腰腿硬朗。

左右开弓如同射雕

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弯弓射大雕,一手拉弦,一手立掌,全神贯注,瞄准远方,剑拔弩张,张弛有道,松紧结合,阴阳协调。开弓射箭的时候要“紧”,左右展臂的时候要“松”,一松一紧,才能起到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。

首先还是从“托球桩”开始。
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四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四

左脚开步约两倍肩宽距离(注意左右开步的时候,出左脚则左手在里面,出右脚则右手在里面)。手腕在胸前十字交叉,缓缓屈膝下坐成马步,同时左右开弓。
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五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五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六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六

左右开弓以后,两侧手臂向左右伸直打开,立掌,两臂伸平,重心移到一侧腿上,同时转头,目光平视另一侧。
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七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七

然后,两手腕放平,头部转正,目光平视。
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八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八

接着,收脚至与肩同宽,保持屈膝状态。
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九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九

最后,在两手缓缓下落的同时,两膝慢慢伸直,两手托于腹前。
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十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十

右侧动作,先下坐屈膝,再开步拉弓,循环往复。

扩胸运动保健心肺

古人把肺叫作“华盖”,华盖就是皇帝马车上伞形的车盖,可以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。把肺比喻成“华盖”,是说肺也有这样的作用,可以遮风挡雨,可以防御病毒的入侵。

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,在全球疾病死因中,排在第一位的是心脏病,第二是脑血管病,第三是急性肺部感染,第四是“慢阻肺”(慢性阻塞性肺疾病)。我国每年因“慢阻肺”死亡的病人达100万。

如果能够科学锻炼,注意防护,肺部的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,左右开弓的扩胸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。
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十一
左右开弓似射雕的详细讲解动作十一

任何人都适合做扩胸运动,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人,易使肺部组织弹性降低,肺活量减小,心肺功能受损,甚至招致肺不张、支气管炎和心律不齐等疾患,或出现头昏、目眩、恶心等症状。

扩胸运动可以预防、治疗颈椎病,有效地消除因伏案而造成的肺部压抑感,增强心肺功能。女性尤其需要做扩胸运动,可防止胸部下垂并利于丰胸,同时预防乳腺增生。

每天坚持锻炼扩胸运动10-20分钟,可调整胸背肌力平衡,防止胸椎单向侧弯,增加心肺血管的弹性,提高心肺供血氧的能力,从而提高心肺功能。

什么叫左肝右肺

在南宋和元朝时期的八段锦文献中,这个动作都被称为“左肝右肺如射雕”。明清时期,这个动作被叫作“左右开弓似射雕”。确切说,还是“左肝右肺如射雕”这个名称直观、形象、恰如其分。

中医上经常说:左肝右肺,可是从解剖学的角度讲,肝脏在人体的右边,肺叶分居在胸腔的左右。难道中医认识错了?不是中医认识的问题,而是中医所讲的“肝”和“肺”并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“肝脏”和“肺叶”。

左肝右肺视图讲解
左肝右肺视图讲解

“肝”和“肺”实际上代表的是人体的功能,肝在五行属木,位于左侧,主生发;肺在五行属金,位于右侧,主收敛。这一生一收敛,就如同我们平常所说的“东与西”,太阳东升西落,“东西”就象征着均衡协调,代表了日常生活。左肝右肺经常连在一起,也是因为它象征着太阳的东升西落,升降有序,起落均衡,自然地使我们的生命达到和谐统一。

为什么练功先开左脚做动作要先左后右

大家留心观察一下,不管是练太极拳,还是练习八段锦,在气势的时候,都要先动左脚;做动作的时候,也是先做左式,再做右式。这是为什么呢?

第一,如下图所示,左为东方,属木,为青龙,主生发;右为西方,属金,为白虎,主收敛;先动左,让身体生发,可以引导气血的运行。

练功先开左脚图解原理
练功先开左脚图解原理

第二,五行配五脏,肝属木,主血;肺属金,主气;我们通常说“左肝右肺”,其实指的是“左血右气”,左边血旺,右边气盛,血是阴,气为阳,阳主动,阴主盛,血为气之舍,气为血之帅,血慢气快,阴阳要平衡,所以我们要先动左脚,让慢的血先动起来,以和气的运行相适应。

第三,肾有两个,一左一右,肾脏是一身阴阳的根本,左肾主水,右肾属火,左边水为阴,右边火为阳。动功注重于冬,阳气容易生发,容易造成阴阳的不平衡。这时候更要注意调节阴气,所以要让主静的阴气先动起来,使阴阳趋于平衡。

八字掌可以伸拉肺经和大肠经

八字掌,就是把拇指和食指尽量打开,其余三指用力扣起来。

八字掌
八字掌

肺经走拇指的里面,大肠经走食指的外面,肺与大肠相表里,用力外展拇指和食指,有伸拉肺经和大肠经的作用。

肺为脏,属阴;大肠为腑,属阳;肺和大肠一上一下,相距甚远,但由于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相互链接,所以通过经脉的互相络属,构成了脏腑表里关系。

因此,二者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关系。

肺主气,主行水,大肠主传导,主津,所以,肺气顺利下达,才能使大便通畅。反过来说,大肠之气畅通,人的呼吸之气才能均匀。

肺热的病人,通常都有大便困难的症状,正体现了肺与大肠的关系。做八字掌的时候,立腕,手掌要尽量往后撑,使手腕和手臂形成90°的垂直角,要充分感受到手臂内侧的伸拉;同时,食指和拇指伸直后撑,其余三指扣紧。这样才能起到刺激肺经和大肠经的效果。

肺主皮毛主美容

人的呼吸方式有两种,一种是口鼻呼吸,这是最常见的呼吸方式,人人都懂;另一种是皮毛呼吸,很多人却不注意。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,肺“开窍于鼻,主一身之皮毛”,也就是说,人体的皮肤、毛发都和肺有紧密的关系。皮肤没有光泽,毛发枯萎,都应当考虑是不是肺的功能出现了问题。

学过太极拳的人都知道,太极拳有一个练习要领叫做“气宜鼓荡”,意思是说全身好像都充满了气,一呼一吸时整个身体感到一开一合,好像全身所有的毛孔都可以呼吸。

《道德经》说天地之间犹如“橐龠(tuó yuè)”,橐龠就是“风箱”的意思,根据中国哲学“天人同构”的理论,人体也是一个宇宙,是一个小宇宙,所以人体也是一个“风箱”,它的开合就是通过口鼻和皮毛来实现的,时刻与大自然进行着气体的交换,这就叫气宜鼓荡。

现代人喜欢吃冷饮,《黄帝内经》早就提示我们:“多食冷饮伤肺”,伤肺则伤皮毛,皮毛指的是全身的皮肤和毛孔。伤肺,皮肤就容易出问题,所以冷饮要少吃,特别是夏天,天越热越应该少吃冷饮,这是保持皮肤年轻化的一个重要保健方法。

手臂的开、合和胸部的展、收,有舒展和挤压中府穴、云门穴的作用。

云门和中府穴
云门和中府穴

中府穴是肺的募穴, 募穴是气血直接输注到脏器的地方,和相应的脏器紧密相联。云门穴,顾名思义,是“云气之门”,是肺气出入身体的门户。扩胸运动,一开一合,开的时候吸气,合的时候呼气,直接牵拉到中府穴、云门穴,起到锻炼肺经的作用。

“筋长一寸,寿延十年”是真的吗?

“筋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个名词,不是现代解剖学上的独立术语。在日常生活中,有“ 筋疲力尽、青筋暴露、劳其筋骨、伤筋动骨、柳骨颜筋”等成语为大家耳熟能详。这些成语中的“筋”虽然各有其含义,但是都与我们的身体息息相关。

《说文解字》上解释“筋”为“肉之力”,所以俗话说:“筋主力气” “筋长一寸、力大一分”,出处就在这里。

《黄帝内经》上说“诸筋者,皆属于节”,节是骨头的意思,说明筋具有连接和约束关节、参与运动等功能。肝主藏血,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本神》提到“肝藏血,血舍魂”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五脏生成》亦云:“故人卧血归于肝,肝受血而能视,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摄。”所以筋要发挥作用离不开肝血,肝血充足,筋才能灵活,反过来,手脚关节的运动能够锻炼“筋”,起到促进气血流通的作用。

人体关节之所以能屈伸运动,主要依赖筋的收缩和弛张功能。筋符着于骨而聚于关节,在骨与骨的连接处由筋加以包裹约束而形成关节,故正常情况下,筋骨紧密相连,各归其位,通过筋的“束骨”作用,维系着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正常结构关系,并完成生理范围内的各种功能活动。

所以,筋指的就是现代医学上所说的“肌腱、韧带、筋膜、腱鞘、滑囊、关节囊”。近几年,“ 筋长一寸,寿延十年 ”的说法比较流行。这句话可以被认为是来自中医的一个观点:“骨正筋柔,气血自流”,气血瘀滞,不通则痛,气血通畅,通则不痛。因此,拉筋的作用,首先表现在祛痛上。临床上常见中老年人肩背、腰腿疼痛,肢体活动不便,这其实就是中医所谓的“痹症”,气血就更容易流通缓慢,滋生其他疾病。拉筋可以使气血流通,从这个角度讲拉筋是延缓衰老、保持健康的健身妙法之一。所以说拉筋最初始的作用是使气血流通,最明显的效果是治疗各种肌肉关节疼痛,而间接作用确实可以延缓衰老。“ 筋长一寸,寿延十年 ”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,但是太过夸张是不正确的。

别忽略了锻炼脚趾

在“射雕”的动作中,不止有上肢“拉弓射箭”的动作,还要有下肢脚趾松紧交替的练习。人的衰老是从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开始的,俗话说:人老先从腿上老,实际上是脚上的血液循环放慢了,血流量不足,所以走起路来腿脚不稳了。再接着就是手指上的血液也不足了,所以摸上去手脚冰凉。步履蹒跚、手颤,这都是衰老的标志,说明心脏的动力不足了,泵出的血液到不了肢体的末梢。

有位老人家颤巍巍地来练习八段锦,我不要求他的动作做得多么到位,只要求他的动作要缓慢,动作和呼吸要配合,特别是练习“左右开弓”的时候,要求他的手指和脚趾要充分地动起来。刚开始,他说手指、脚趾特别硬,不听使唤;我就要求他意想自己的手指和脚趾动起来;坚持了几天,老人家说手指和脚趾慢慢有感觉了、能动起来了,我鼓励他继续坚持,只练习八段锦的前四个动作,每次反复练习20分钟左右。

半个月后,老人家说,每次练完,都觉得手指、脚趾热乎乎的,手脚温暖有力,走路比以前稳当多了。手指、脚趾末梢的温度叫做“指温”,深呼吸配合缓慢的动作练习,可以有效提升指温,因为这种练习可以提高心肺的代谢功能,使人体从外界获取氧气和运输氧气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。对老年人来说尤其适合,可以有效防治老年痴呆和摔倒,延长寿命、提高生命质量。

五个手指并拢弯曲,变成“虎爪”,这是模仿“拉弦”的动作,是手指收紧的动作,然后再放松变成自然掌,一紧一松,促进气血的循环。同样,在拉弦的同时,十个脚趾头要抓地,然后再和十个手指头一起放松,周而复始,松紧交替,体现了“肝主筋、锻炼肝、锻炼筋”的目的。

锻炼脚趾手指原理图
锻炼脚趾手指原理图

曾经看过一个新闻,说是一位中年女性因车祸卧床不起,头部受创、神志也有些不清楚,偶然的机会,丈夫发现妻子对钞票特感兴趣,于是给她一沓崭新的百元大钞,妻子每日点来点去,竟然康复神速,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最后这事都上了报纸。

我觉得,当时丈夫应该在准备两个罐子,一个空着,另一个盛满一元硬币,让妻子用脚趾夹硬币。手指点钞,脚趾夹硬币,手指、脚趾一起运动,锻炼脏腑、刺激大脑的效果会更好、更全面。

经常看到老人们手里攥着两个球,来回转动,既能活动手指又能灵活大脑。其实,还有一种更简单的保健方法,只需动动脚趾就能很好地健脑,方法如下:

第一,脚趾抓地。站立或坐姿都可以。将双脚放平,紧贴地面,与肩同宽,连续做脚趾抓地动作60至90次,每日可重复多次。采用抓地、放松相结合的方式,一紧一松,刺激气血加速循环。做这个动作时,最好赤脚或穿柔软平底鞋。

第二,脚趾取物。每天洗脚时,可以在盘里放一些椭圆、大小适中的鹅卵石或其它物体,在享受泡脚带来的舒适感的同时,用脚趾练习“抓球”动作,反复夹取水中的物体。

第三,扳脚趾。用手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,如果同时对脚趾配以揉搓动作的话,效果更佳。晚上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,不妨试试。

转载请注明:林七易 » 八段锦分解动作的详细讲解:左右开弓似射雕

你无法复制此页面的内容!